国内首家专注于品牌可视化陈列运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

获取方案报价及试用申请致电:18148763292  

搜索内容

搜索内容

相关标签

无人零售的未来

2022-03-31  14:08:10     

“新零售”这个概念最始于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。而后,因受盒马生鲜和叮咚买菜这些高科技新零售的凸起。无人收银,无人货架这些概念也火了起来,各方创业者乐此不疲。

无人货架从模式来讲还是有比较大的市场的,根据电子商务中心研究数据,投放企业的货架可以摆放10-20万的商品,早期就有10-30亿元的市场。

2016年亚马逊最先推出无人零售便利店实验项目。把国内创业者给推向了高潮。无人货架最先的商业模式是投放到各企业办公室。早期有数据统计显示一个货架3个月下来有近七八千元的销售额,耗损率为3%左右。由此引来了风投们疯狂的投资,创业者们疯狂地抢占办公室点位。

image.png

话说那些风投们投资无人货架真的是为了几千块钱的销售额吗?错,他们看中的是风口,流量。在他们看来,办公室白领是消费领域的优质群体,掌握了这部分人的数据,未来价值不可估量。

无人货架的运营模式是从办公室开始的,由商务拓展人员来负责地推,把无人货架安装在企业办公室,命名为零食墙。货架上摆放的有各种零食饮料,上面贴有一个二维码,员工们直接选择所想要买的零食扫码付款的方式所购买。由于当时的技术不成熟,面部识别付款功能还达不到,所以只能在货架旁安装一个摄像头,但防盗所依靠的都是客户自觉,道德至上。以至于在大部分规模以上的企业,员工还是比较自觉的,这部分货损率在5%。但在一些人员出入比较复杂的点位,这部分货损率就比较高了。

image.png

一些明星玩家为了抢占流量口也加入了无人货架领域,腾讯投资了每日优鲜,阿里投资的饿了么也发布了“饿了么NOW”无人货架。在市场规模优鲜的情况之下,竞争者们信奉唯快不破。由此开始了争夺点位之战,哪一家率先拿下30万个点位,就可以占据优势了。

在抢夺点位大战期间花钱如流水,有人算过一笔账,货架进驻一家50~100人的公司,每台货架给予商务拓展人员300元提成。100人以上的公司,每台500元提成。无人货架成本300元,冷柜成本1000~3000元。再加上安装,补货,电费成本,一个点位需要花4000元。

想要达到30万个点位,就需要花费12亿元。另一边,商务人员为了拿提成,也出现了腐败情况。不管人数标准,10人的公司也要铺设货架。在竞争激烈时,各行竞争的不正当手段也开始了,有的公司会同时出现几家企业的货架。

image.png

由于点位铺设的增多,种种问题也开始显现了。怎么铺货,怎么盈利这些基本的问题成了难题。因点位的分散,前置仓的铺设需要很多钱。后来有人想到请第三方,这样一来便利店,夫妻店一夜就被动员了起来。由于铺货人员的良莠不齐,仅仅在铺货中货损率就高达15%~30%。

因此,仅仅一年,无人货架的企业就开始溃败,各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,行业进入了冬眠时期。后来,活下来的企业伴随着AI技术的逐渐成熟,基于人脸识别的封闭式智能货柜逐渐兴起。比如魔盒,友宝在线等借助支付宝技术在货柜上搭载了人脸识别模块,支付宝也借此获得了线下支付的巨大流量入口。

但是,智能货柜的成本远远高于无人货架。无人货架只是需要一个货架和一个摄像头,而一台成熟的智能货柜需要搭载制冷机,常温区,还需要高清摄像头,而后期还会搭载重量及物品识别传感器等。造价高昂,因此目前只适合出现在一高铁站,机场等高端场所。但它也同时代表了无人零售的未来。

在生活中你也许经常会遇到这种智能货柜,但因产品的良莠不齐,售价相比便利店微高,购买者并不太喜欢这种购买方式。也因销量平平,利润薄弱,商家也并太喜欢打理机器,服务质量低下。所以愈演愈烈,经过了几年发展,在我们生活中目前并不起色。

(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)
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谢谢!

让陈列变得更简单

已服务来自便利店、超市、美妆、药店、生鲜、母婴等近100+连锁品牌